
京东大战美团, 第一个“受害者”出现了
发布日期:2025-05-21 04:55 点击次数:117
刘强东这套组合拳,打得拳拳到肉。
十多年后,“大强子”再度披挂上阵,化身外卖小哥。一时间热搜不断,足见全网对于京东和美团大战的关注。
2月份,京东高调入局即时零售到现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,其外卖业务量肉眼可见地增长。
4月22日,“京东外卖日单破1000万”的话题又冲上热搜,而美团也见招拆招。两个巨头你来我往火力全开,给外卖市场注入了久违的活力。
但这场关于即时零售的厮杀,才刚刚开始,输赢难料。
京东,入局外卖市场是认真的。
即时零售长期被美团和饿了么两大龙头企业掌控,美团依托700多万骑手网络和调度系统,在即时零售市场更有发言权。
美团推出的“30分钟送万物”,可谓直击京东“七寸”。
在这时,布局即时零售外卖市场,也是京东“防守性进攻”的策略。
自2月11日起,京东宣布开展“品质堂食”商家招募计划,外卖市场因此而影响巨大。
刘强东另辟蹊径,从掌握食品质量安全的商家入手,以最严格的入驻标准,为消费者赢得了更好的消费体验。
紧接着他又紧锣密鼓地宣布,将为京东外卖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,还可以为骑手家属安排工作,兼职骑手统一购买医疗险。
外卖小哥不再是困在算法里的“工具人”,消费者也不再是平台规则下的无奈看客,“大强子”这波操作仿佛激活了所有人的热情。
巨大的舆论声浪一边倒地站在了刘强东这边。这响当当的“三板斧”干脆利落,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。
而这仅仅是外卖大战的前戏。
4月21日,网友发出的视频显示,刘强东在当晚送完外卖后约了几十个“兄弟”在一起吃火锅、喝啤酒、回忆往昔。
刘强东在现场表示,终有一天所有人都要老去,会因疾病花费很多钱,所有兄弟的退休金不会低于5000,希望每一位员工退休后都能得到保障。
此举,再次掀起了京东入局外卖市场的热烈讨论。
借着不断升温的局面,京东外卖在上线后,就有超40万商家申请注册。
据京东相关负责人回应,自百亿补贴活动上线到4月15日,京东外卖日订单量已超500万单,而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长。
仅仅7天时间,京东外卖就覆盖了全国166个城市,日订单量已达1000万单。
京东CEO许冉在之前的采访中提到:“外卖是一个宽广的赛道,完全容得下多个平台。”
在双雄称霸的行业里撕出一个口子,京东来势汹汹。
消费者在疯狂的流量席卷下,纷纷进入京东外卖界面,“京东外卖崩了”的话题再度冲上热搜。
刘强东立刻放出杀手锏,宣布外卖订单超过20分钟以上,京东给予免单。
不得不说,京东是有备而来。
对手已强势入局,美团严阵以待。
今年2月份,美团在3C市场大展拳脚,快速拿下国家补贴后又额外提供了100元平台优惠券,试图给京东一记响亮的回击。
京东官宣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,美团立即发布公告将骑手的保障纳入计划,马上实施。
两个行业巨头摩拳擦掌,在即时零售的池子里争夺一杯羹。
可以说,京东美团之间的激烈对垒,推动了整个行业的发展,让商家、骑手和消费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益。
而这样的场景,仿佛似曾相识。
15年前,当当创始人李国庆赴美上市,一时风光无限。
为了开疆拓土,当当将手伸进了京东的主营业务。李国庆不曾想到,就在公司上市之际,京东大手笔杀入当当图书市场,宣布要把每一本书的价格压到最低,让利消费者将销售的产品全面扩充调整。
而图书成了京东首先开刀的战场。
就当时的市场份额来看,当当在图书市场拥有80%的用户。京东即使发起价格战,亏损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。
都说,船小好掉头,在商战中也同样如此。
当当一天的订单量平均都在十几万以上,和京东的几千单相比如果强行跟进,只会被拖入泥潭。但在当时的情况下,当当不得不硬着头皮打起了价格战,最终受到重创一蹶不振。
时隔两年之后,京东开始为上市做准备。为追求可持续发展,发起了对苏宁和国美的价格战。
在宣扬线上平台直接对接供货商,削减中间成本的比拼中,京东要求售价必须比线下国美和苏宁的价格便宜10%以上,大型家电三年内不得盈利。
在当时电商蓬勃发展的时代潮流下,苏宁和国美最终不敌京东,大家电也顺利成为京东的又一利润增长点。
2013年,大杀四方的京东又和阿里巴巴开启了新一轮厮杀。
在阿里极不看好的京东自建周转仓,却成了京东的一大利器。双方你来我往争斗多年,阿里如日中天,京东也杀出重围抢占了中国电商的第二把交椅。
由此可见,每一次入局之战,刘强东都势在必得,敢打也能胜
而美团在外卖领域的争夺同样激烈,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先后和百度外卖、饿了么,以及抖音外卖等公司同场开战,拼命砸钱开拓新用户。
在一场场百亿补贴的争夺之下,饿了么和美团分别在外卖市场抢占了35%和65%的份额。
美团已然在外卖领域处在了垄断地位。
时至今日,京东入局外卖市场,似乎商家、消费者和外卖小哥都得到了实惠。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,其实并非没有输家。
京东和美团的这场商战,饿了么似乎成了第一个潜在输家。此情此景,就连网友都替饿了么捏了一把汗。
近日,就有饿了么骑手发声:“遥想当年金山大战360,结果瑞星倒了。加多宝与王老吉单挑,结果和其正没了。你是想步瑞星和其正的后尘吗?赶紧上补贴啊!”
京东的强势入局必然掀翻了原有的市场格局,根据目前的舆论风向和资源优势,京东从外卖市场分走一定份额是必然。
但美团入场即时零售早,骑手基数大,对于京东的挑战,美团暂时还能招架,但如果和京东死磕,各种成本对于体量如此巨大的美团来说,不可谓压力不大。
而饿了么正处在一个很尴尬的局面。
有数据显示,2024年饿了么的日活用户数量约为2154万人,仅为美团体量的四分之一。
同时饿了么作为阿里巴巴的一个分支,并不是阿里的主营业务,在资源分布上,阿里巴巴必然对饿了么有所保留。
如果价格战持续,饿了么将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。跟进烧起更大的战火,饿了么以低廉的价格抢夺用户只会带来更大亏损,但不参与其中,用户就有可能在这场商战中渐渐流失。
毕竟在消费者看来,低价又实惠仍然是很多人选择外卖平台的条件之一。
处于战略收缩状态的饿了么正举步维艰,而这场外卖商战的第一个真正受害者已然出现,那便是京东美团的投资者。
从4月初开始,港股就跌宕起伏,这两家巨头公司的股价纷纷出现下跌,且跌幅持续扩大。美团从股价高点的157元跌至127.6元,京东则从157.314元跌至123.8元,跌幅分别为19.04%和21.3%。
毕竟蒸发的都是真金白银,必然会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回报率。
可见,在京东和美团“大打出手”的当下,尽管双方都做好了牺牲各自利润的准备,但局势未定,投资者的信心必然受到冲击。
其实,这场商战或许不在于谁会成为万亿市场的胜者,而在于真正的商业进化,不该是零和博弈的独木桥。
这场混战终将推动行业走向一个新的方向,以技术优化效率、以责任平衡利益,外卖箱里装着的不只是餐食,更是一个时代对于商业进化的期许。
市场永远需要“鲶鱼”,但人们更渴望看见——鲶鱼搅动的,是活水,而非泥沙。